高山水:中庸 第二章 时中
作者:高山水    发布于:2012-08-15 16:01:08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本章提出了“时中”的概念。《论语·先进》记载:子贡问:“师与商也孰贤?”子曰:“师也过,商也不及。”曰:“然则师愈与?”子曰:“过犹不及。”这是对“中”解释的根据之一。但“中无定体,随时而在”,也就是说中是处于变动不居之中,这就需要随时处中,这就是“时中”。“时中”和“在中”是两种不同的存在形态,但都是中,只是有已发未发之别罢了。君子有此德行,而又随时处中,戒慎恐惧,所以能体现中庸。小人不知修养,任意妄行,自然会肆无忌惮,好走极端,和中庸相反。
“君子而时中”,“时”不仅指时间、时代,也指时机。既不要超越时代,也不要被时代抛弃:既不能急躁冒进,也不可固步自封。超越现实是偏激,跟不上步伐是落伍。就如组织一场音乐会,指挥就是调动各方面的因素,达到“中”与“和”的境界。这个“指挥”就是“中”,是各位演奏者注目的中心。而指挥则是以演奏内容的节奏与情绪表达为“中”。而对于广大听众来说,能够享受到精美的艺术熏陶为“中”。
 
【原文】
仲尼曰:“君子中庸①,小人反中庸。”君子之中庸也,君子而时中②。小人之中庸也③,小人而无忌惮也。
 
【注释】
中庸:儒家思想中的最高道德境界,即包容与利用。就是对于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的使用。在具体的事件中,无论其性质如何,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义,就应该接受。而在具体的运作中,应做出恰当的抉择,把握适度,就是说在具体的时间空间条件下,做出适宜的行为。许慎《说文》:“中,和也。”又曰:“庸,用也。”程颐认为:“庸”就是“常”。庄子在《齐物论》中说“为是不用而寓诸庸。庸也者,用也;用也者,通也;通也者,得也”。因此,中是原则,庸是实践。中庸,就是知与行的统一。朱熹注“中庸者,不偏不倚,无过不及”。
②时中:随时而处中。
③小人之中庸也:王肃本作“小人之反中庸也”,程、朱皆从之。
 
【译文】
仲尼说:“君子能中庸,小人违背中庸。君子之所以能中庸,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合度适中。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,是因为小人无所顾忌肆意妄为。”
 
(高智峰批红)
浏览 (63382) | 评论 (0) | 评分(0) | 支持(31) | 反对(0) | 发布人:高山水
将本文加入收藏夹
 
 
相关评论
最新点评
更多点评 发表点评
发表评论
您的评价
差(1) 一般(2) 好(3) 很好(4) 非常好(5)
评论标题
评论内容
验 证 码
看不清?更换一张
匿名发表 
 
 
文章搜索
 
 
投票调查
关于虚拟国股份众筹截止日期的投票表决
 会员账户注册达到一万 (1740)
 实名认证会员账户达到一万 (215)
 实名认证会员达到一万 (16572)


Copyright ©2008-2023   悟能(二师兄)网  版权所有   陕ICP备05009824号-1    

 
 
访问统计
统计代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