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峰愚叟:寄情叙志说写景
作者:临峰愚叟    发布于:2023-08-22 14:14:53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
寄情叙志说写景

 

何谓情?情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反映。

按照传统的观点,人有七情:喜奴哀惧爱恶欲。由于喜怒哀乐等心理活动是人们感触外物而产生的(韩愈说:“情也者,接于物而生也。”),因此,“情”又被称为“感情”。

什么是志?志就是人的思想。古人所谓“诗言志”中的“志”,不就指的是诗人通过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思想么?

寄情,就是寄寓感情;叙志,是表达思想。寄情叙志是写景的根本目的。——这,众所周知,无须赘言。然而,情与景的关系怎样?如何通过写景来寄寓感情表达思想?却有人不甚了了,颇有讨论的必要。

景即景物,是客观存在的东西;感情乃心理状态,属于意识的范畴(意识包含认识系统、感情系统和意志系统)。由于存在决定意识,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,于是在情与景的关系中,首先会产生“情随景迁”的现象。景美,赏心悦目,激人振奋;恶劣的景物,却会使人产生凄凉悲苦之情。

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中有两段“情随景迁”的真实写照,颇能给人启迪。

“若夫霪雨霏霏,连月不开,阴风怒号,浊浪排空;日星隐曜,山岳潜形;商旅不行,樯倾楫摧;薄暮冥冥,虎啸猿啼,登斯楼也,则有去国怀乡,忧谗畏讥,满目萧然,感极而悲者矣。”

阴雨连绵,凄风怒吼,浊浪滔天;日月星辰失去了光曜,连大山都隐没了形迹;船桅被风吹倒,船桨也被折断,行人无法起程;那夜色来临,更有老虎咆哮,哀猿悲鸣。——景色如此凄凉阴森,触于心牵动情,怎不“感极而悲”?

“至若春和景明,波澜不惊,上下天光,一碧万顷;沙鸥翔集,锦鳞游泳;岸芷汀兰,郁郁青青。而或长烟一空,皓月千里,浮光跃金,静影沉璧,渔歌互答,此乐何极?登斯楼也,则有心旷神怡,宠辱皆忘,把酒临风,其喜洋洋者矣。”

春光明媚,风平浪静,水天相连,一碧无垠;鱼跃鸟飞,花草馥郁;倏尔,烟云散尽,皓月千里,浮动的月光金光闪耀,静静的月影如同沉在水里的玉璧;渔人的歌声此唱彼和,无穷快乐!——身临如此胜景,心旷神怡、忘乎所以之情,能不油然而生?

已经说过,感情属于意识范畴。意识的内容虽然是客观的,然而它的形式却是主观的。意识在形式上的主观属性,使得客观景物打上情感的烙印,于是又产生了“景随情移”的现象。所谓“情愁而景哀,情乐则景欢”,就是人们带着主观感情去感受客观景物的结果。杜甫《春望》有句云:“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”“花溅泪”、“鸟惊心”,便是随着作者感怀国事、忧伤离散的情感转移而感受到的凄凉之景。贺敬之《回延安》中的“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,红旗飘飘把手招”,则是诗人与“延安母亲”久别重逢,极度兴奋,感情浓烈时所描绘出的欢乐美景。

“动人心者,莫先乎情。”如何通过写景来寄寓情感,并把思想感情抒发出来打动人心呢?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而言,无外两种: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。

直接抒情,一般叫做触景生情(或曰即景生情)。这种表达手法,就是把触及外界景物所产生的感情直接抒发出来。

李煜的小令《相见欢》可作触景生情的范例。

无言独上西楼,月如钩,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。

剪不断,理还乱,是离愁。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。

上片叙事写景:夜深不眠,沉闷无语,独上西楼;望苍穹,缺月如钩,夜色空濛;瞰脚下,凄清的秋色紧紧锁住幽深的院落、寂寞的梧桐。孟郊诗云“梧桐相待老,鸳鸯会双死”,鸳鸟离散,人不团圆,面对这缺月,这象征爱情的梧桐,这清秋的悲凉夜色,能不产生愁思?

“景触心弦,情动于中”,不吐不快!下片笔锋陡转,直抒触景所产生的情怀:离愁如烦丝,越理越乱,剪也剪不断;滋味殊苦啊,实难消受,缠缠绵绵在心头。

写景中的直接抒情,有的是先写景,后抒情;有的却是先抒情而后补写引发情感的景;也有边写景边抒情的。无论怎样写法,都须景情兼到,情景相生。

 

间接抒情却与此不同:它在字面上,只写景,见不到直抒胸臆的痕迹,但“一切景语,皆情语”,情在景中,寓情于景。

李白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便是公认的寓情于景的杰作。

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

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。

前两行诗叙事,交待送行的时间、地点、人物和事件。后两行写景:小船远去,形影消失于碧空尽头,只余浩浩长江,直向天边滚滚东流。从字面上看,这两行诗只是写景,然而进入意境,却可见到是字字融情。看,友人乘坐的孤舟去去已远,望断碧空,踪影早已不见,然而诗人依旧翘首江岸,望着源远流长的不尽江流,茫然若失。所以然者何?朋友情深,离愁难遣啊!

 

文学作品中的景与情是互相依存的。情,是景的灵魂。不能体现作者爱憎、好恶,为写景而写景的作品是绝对没有生命力的。虽然景物本身原无感情色彩,但写景的人却有着丰富的思想感情,所以景物写入作品,不会像进入镜子那样原样地反映出来,而必然会受作者主观意识的支配,打上情感的烙印。虽然如此,但情却必须寄寓于景,景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依托物,这就好比皮之与毛,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?正因为如此,借景抒怀的作者,总是先选定有特征的景物,进而再抓住所选景物的特征着力描写——或拟声,绘色,状貎,或调动修辞手法状难写之景,以期达到“言有穷而情不可终”的目的。

浏览 (100) | 评论 (0) | 评分(0) | 支持(5) | 反对(0) | 发布人:临峰愚叟
将本文加入收藏夹
 
 
相关评论
最新点评
更多点评 发表点评
发表评论
您的评价
差(1) 一般(2) 好(3) 很好(4) 非常好(5)
评论标题
评论内容
验 证 码
看不清?更换一张
匿名发表 
 
 
文章搜索
 
 
投票调查
关于虚拟国股份众筹截止日期的投票表决
 会员账户注册达到一万 (1730)
 实名认证会员账户达到一万 (215)
 实名认证会员达到一万 (16572)


Copyright ©2008-2023   悟能(二师兄)网  版权所有   陕ICP备05009824号-1    

 
 
访问统计
统计代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