田间老农:转《“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”,是什么意思?大多数人都理解错了》
作者:田间老农    发布于:2019-04-14 21:55:58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摘要:作者不详
 

    我上中学的时候,当时流行一本小说,里面就有这么一句:“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(chú)狗”。

    从那之后,就经常听到一些中二的男同学在欺负人的时候说这句话,理由是天地都不仁,我为什么要对他(被欺负的同学)仁?

    这样理解显然是望文生义了,违背了老子的思想,老子会伤心的。在这里我来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本意吧。

刍狗

    “刍狗”的解释很简单,“刍”的本意是割草,也指用来为牲畜的草,引申一下,“刍狗”的意思就是用草扎成的狗。

    古人在祭祀的时候,对祭品非常在意,一开始,人们祭祀的物品是“三牲”,也就是猪牛羊。但是普通人连饭都吃不起,怎么可能用猪牛羊来祭祀呢,于是大家就用狗来代替。再往后,干脆真狗也不用了,就把草扎成狗的样子,用来作为祭祀之物。

    刍狗做好后,还没有用于祭祀之前,是非常神圣的存在,大家绝不会轻易亵渎,连碰有不敢碰,等到祭祀完了,刍狗也没用了,扔在一旁看都不看一眼,可谓生得辉煌,死得悲凉。

    结刍为狗,用之祭祀,既毕事则弃而践之。

    如果你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,那就想象一下花圈的作用。

原文

    但是,如果按照上面的理解,看到“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”这句话的时候,就很容易望文生义,理解成圣人没有仁义之心,把百姓当做狗。甚至认为,孔子提倡仁,老子却说不仁,这两位同志是不是死对头?

    这就违背了老子的思想。所以这句话到底该怎么理解呢,我们先看原文:

    “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天地之间,其犹橐龠(tuóyuè)乎?虚而不屈,动而愈出。多闻数穷,不若守于中。”——《老子·第五章》


    橐龠就是风箱的意思,风箱中间是空的,所以是“虚”,人们拉动风箱,只要不停止,它就会发出越来越多的风,所以叫“不屈(jué)”,就是不停止的意思。

    这句话翻译过来是:天地和圣人都一样,他们是无私的,对待世间万物,都跟对待刍狗一样,没有丝毫偏袒。天地之间,就好像一个风箱,内部是空虚的,但只要你一动就会生出能量,话说得太多,听得太多,到最后都会归于穷尽,还不如守住自己的内心,保持平静。

不仁

    这段话的难点在于“不仁”二字。
    圣人所讲的“仁”,都知道是仁爱、仁义的意思,那么不仁呢?就是站在仁爱的对立面,就是恶毒吗?不是的,成年人的思想,不能非黑即白,黑白之间还有一片灰色呢。

    仁爱与恶毒之间的灰色地带,就是既不仁爱,又不恶毒,这就是老子所说的“不仁”。

    咱们普通人,在说到天地、说到圣人的时候,都会不自觉地进行道德绑架,觉得他们天生就应该对世间万物有一种博爱,让人如沐春风。这是不对的,天地和圣人又不是你妈。

   所以这段话中所谓的天地和圣人不仁,是指他们不会干预制约百姓,而是让其顺应自然规律,自己发展,自力更生。

无为

    我们如果能在前面的解释中达成一致,就请继续往下看。

    在初中历史课本中,告诉我们,老子主张的是“无为而治”。这个“无为”,就是“不仁”。

    在普通人的理解中,说起无为而治,好像就啥也不用做了。好像很轻松的样子,汉朝文景二帝,可能是世界上最舒服的君王。

    但事实上不是这样,无为而治,是针对百姓而言,就像圣人不仁,也是针对百姓而言,无为就是说,对于老百姓,他们要种田织布,你就让他们去种田织布,不要妄加干预,如果你非要让人去砍柴捕鱼,这就不对了。

    所以你明白了吧?无为,不是啥也不做,而是不瞎比做。

    就好比一些父母,明明孩子喜欢学钢琴,非逼着去学奥数,这样效果不但不好,还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,到了青春期,妈的干脆起义了。





浏览 (841) | 评论 (1) | 评分(5) | 支持(12) | 反对(0) | 发布人:田间老农
将本文加入收藏夹
 
 
相关评论
最新点评
更多点评 发表点评
发表评论
您的评价
差(1) 一般(2) 好(3) 很好(4) 非常好(5)
评论标题
评论内容
验 证 码
看不清?更换一张
匿名发表 
 
 
文章搜索
 
 
投票调查
关于虚拟国股份众筹截止日期的投票表决
 会员账户注册达到一万 (1740)
 实名认证会员账户达到一万 (215)
 实名认证会员达到一万 (16572)


Copyright ©2008-2023   悟能(二师兄)网  版权所有   陕ICP备05009824号-1    

 
 
访问统计
统计代码